這條樹木研習徑中栽種了35種樹,當中多數是市區常見的樹種,包括洋紫荊、木棉、鳳凰木、雞蛋花等等。每棵樹旁邊都設有介紹牌,提供簡單資訊。如有興趣,也可在九龍公園網站瀏覽相關資料和了解它們花朵的模樣。
家長帶小朋友遊覽學習時,可鼓勵他們觀察不同樹種的樹皮、葉子的模樣有什麼不同。如情況許可,可讓他們摸摸其質感。
樹木研習徑地圖
樹木研習徑
研習徑近瑰麗花園位置有棵形態奇特的老黃槿
樹幹上長滿攀緣植物
楝的樹皮裂開成一條條的縱紋
白千層的老樹皮很易剝落,目的是為了避免森林大火傷及樹芯,提高存活率
在鳥湖旁有幅石墻,上面有數棵樹正頑強地生存著。它們的樹根幾乎完全遮蓋了石墻,與一些攀緣植物一起形成天然的「墻紙」。石墻樹的出現源於巧合——樹木的種子剛好跌進石墻的縫隙,然後憑藉裡面僅有的水分和養分成功發芽,長成大樹。從此,樹逐漸為墻綠化,也吸引雀鳥、昆蟲等生物前來,增添石墻的生氣。
石墻樹中最為常見的樹種是榕樹。它們的生命力頑強,十分粗生。當其氣根落地,就可慢慢變粗,長成像樹幹般的支撐根,支撐樹冠。可是,在香港寸金尺土的環境下,很多時候榕樹的氣根還未落地,就已被剪短,阻止其霸佔空間或妨礙行人和車輛。
石墻另一邊的一棵細葉榕已被列入古樹名木冊中,代表其體積、樹齡、樹形或意義等比較出眾,受重點保育。家長可鼓勵小朋友找出它的樹幹(即有葉的部分),摸摸它的氣根和支撐根,在樹下感受它的龐大氣勢。
石墻樹
被納入古樹名木冊的細葉榕
古樹名木名牌
被人為控制其生長形態的樹根
「樹王之王」現況
九龍公園內有超過20棵古樹,家長帶小朋友遊覽時可讓他們留意大樹上有沒有古樹名木的名牌。而在公園的小型足球場旁邊,也孤獨地坐落著一棵被稱為「樹王之王」的細葉榕。它的樹齡超過200年,樹冠直徑曾達35米,範圍覆蓋整個場地。它2007年被確認染上褐根病,有三分一樹幹倒塌,自此被圍上鐵架和鐵絲網進行救治工作。慶幸的是,它近年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,已重新長回綠葉。